宗日遗址考古发掘整理工作取得最新成果
据悉,2020年至2024年,考古部门联合南京大学、河北师范大学对宗日遗址开展主动性考古发掘整理,发掘面积近2700平方米,清理墓葬、灰坑、房址、柱洞、壕沟、灶址等遗迹1100余处(其中灶址被命名为“宗日第一灶”)。目前,整理各类陶器、石器、骨器、铜器约200
据悉,2020年至2024年,考古部门联合南京大学、河北师范大学对宗日遗址开展主动性考古发掘整理,发掘面积近2700平方米,清理墓葬、灰坑、房址、柱洞、壕沟、灶址等遗迹1100余处(其中灶址被命名为“宗日第一灶”)。目前,整理各类陶器、石器、骨器、铜器约200
日前,在青海西宁野生动物园,网红雪豹“凌小蛰”与游客正式见面。因身受重伤被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(西宁野生动物园)接收救护后,“凌小蛰”的康复之路一直被网友追更,也掀起了人们对雪豹保护的关注热潮。
日前,在青海西宁野生动物园,网红雪豹“凌小蛰”与游客正式见面。因身受重伤被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(西宁野生动物园)接收救护后,“凌小蛰”的康复之路一直被网友追更,也掀起了人们对雪豹保护的关注热潮。
宗日遗址是目前黄河上游发现的时代较早、面积最大、内涵极为丰富的文化遗址。遗址经过1994年至1996年的考古发掘,共出土文物23000余件。目前,宗日遗址开放的是墓葬区,明后年生活区也会陆续开放。
五月,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高原,依旧寒意未消。雪山融水蜿蜒而下,在巴曲河谷勾勒出如银的绦带。晨雾如纱,轻轻漫过宗日文化遗址中陶罐的古老纹路,与青稞酒、酥油茶蒸腾的香气悄然交织。在这片充满诗意与温情的土地上,同德县民族团结的故事,正以高原独有的雄浑与细腻,在黄